学校主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AI赋能医学教育,南京中医药大学《免疫学实验》课程迈入智慧化新时代
发布时间: 2025-10-25 浏览次数: 10

虚拟仿真实验、AI助教、智能知识图谱等前沿的教育技术正在掀起智慧课堂的新革命。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教育的今天,南京中医药大学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启动首批AI智慧课程建设,其中《免疫学实验》作为重要的基础课程实验,正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突破。通过构建知识图谱、引入虚拟仿真实验和打造AI助教系统,全面升级传统的免疫学实验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交互性强的学习体验。

01 智慧课程建设背景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通过智能化手段重构知识体系、创新教学模式,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在这一政策背景下,南京中医药大学顺势而为,将传统中医药教育与现代技术深度融合,启动智慧课程建设项目。202412月,学校教务处发布了第一批AI智慧课程培育立项通知,确定了18门立项培育课程。这些课程均有原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基础,《免疫学实验》位列其中,标志着该校免疫学实验教学正式迈入智慧化新阶段。

02 免疫学实验的教学创新

免疫学作为一门与临床和科研实践紧密联系的生命科学前沿学科,实验课程在课堂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南京中医药大学免疫学实验课程在教学改革中进行了多方面创新。免疫学系的教师们突破了传统实验教学的时空限制,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开发了多个综合性免疫学实验项目。这些虚拟实验内容翔实、操作逼真,学生可在手机和电脑上重复实验操作步骤,随时观看实验操作视频进行修正。学校教学实验中心积极探寻线上实验教学新模式,与上海梦之路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面向师生免费开放实验教学资源。免疫学实验课程通过这些虚拟实验,使学生在虚拟空间里身临其境,完成一个个完整的实验项目,极大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03 智慧教学新模式

南京中医药大学免疫学实验课程的智慧化建设,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更实现了教学模式的全面创新。医学院免疫学系的教师团队在“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改革中,采用雨课堂、微课、问卷星、课程群等多种形式充实与拓展课堂教学。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程兴趣。

南京中医药大学免疫学实验智慧课程的建设呈现出鲜明的特色与亮点。该课程充分利用AI技术打造智能教学环境,通过构建知识图谱、问题图谱、目标图谱,打造结构化、可视化的课程体系。这一技术实现了知识点精准关联、学习路径智能推荐、教学评价动态分析。免疫学实验课程还特别注重实验教学与生物安全的结合,将生物安全意识纳入实验课考核范围,通过网络和多媒体手段与学生实时沟通,帮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思考。此外,课程还引入了PBL(问题导向学习)教学模式,在临床免疫学与检验实验课程中,教师团队根据学生与课程实际共同撰写PBL案例,利用理论课堂开展“头脑风暴”,启发学生深入挖掘案例中隐含的一系列问题。

04 建设成果与未来展望

南京中医药大学免疫学实验智慧课程的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作为首批AI智慧课程培育项目,免疫学实验课程由医学院张军峰、张薇教授共同负责,依托原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基础,正在积极开展AI智慧课程资源建设和课程知识图谱体系构建工作。未来,学校计划持续推进课程数智化,深化校企合作,打造“知识图谱+虚拟实训+思政融合”的特色教学模式。通过智慧课程辐射全国,助力中医药优质资源普惠共享,为培养“守正创新”的中医药人才贡献智慧力量。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党群工作 | 学科建设 | 招生就业 | 学生工作 | 人才培养 | 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 © 2016 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院 邮箱:smls@njucm.edu.cn 电话:025-85811382
地址:南京仙林大学城仙林大道138号 邮编:21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