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提升《医学免疫学》核心课程教学质量,近日,我校医学院免疫学系组织召开了一场聚焦“固有免疫应答”的集体备课会。会议由学系教学主任张薇教授主持,免疫学系全体教师集思广益,共同研讨这一医学免疫学核心章节的教学设计与难点突破,为即将到来的授课做好充分准备。
备课会上,张教授开宗明义,强调了固有免疫应答在知识体系中的基石作用。她指出:“固有免疫是机体防御的‘先头部队’和‘警报系统’, 讲好这一章,不仅是让学生掌握固有免疫的知识本身,更是为他们后续理解更为复杂的适应性免疫打下坚实的基础。如何将这一抽象、微观的防御系统讲得生动、透彻,是我们今天需要集中智慧攻克的重点。”
随后,课程主讲教师张军峰教授进行了中心发言。以精炼的课件和清晰的逻辑,系统梳理了本章的教学大纲、知识脉络和重难点。张老师提出,本章的教学目标应聚焦于让学生掌握固有免疫系统的组成(包括屏障结构和免疫细胞)、识别机制(模式识别受体PRR、病原相关分子模式和损伤相关分子模式的识别)、以及其效应功能(如吞噬作用、炎症反应、抗病毒状态等)三大核心板块。
本次备课会还特别探讨了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入。与会教师认为,在讲解固有免疫的“非特异性”和“先天固有”特性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生命进化中形成的精密防御体系的奇妙,培养探索未知的科学精神。
经过此次深入研讨,与会教师就第三章的教学进度、课件模板、案例库建设、课后习题以及实践教学环节达成了共识。会议最后,张主任进行总结,她感谢各位教师的倾情投入和无私分享,并表示:“集体备课不仅是教学任务的分配,更是教学智慧的碰撞与传承。”
本次集体备课会气氛热烈,内容充实,有效解决了教学中的实际困惑,激发了教师的教学热情,为新学期《医学免疫学》课程的高质量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