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丹桂飘香。为弘扬无私奉献精神,致敬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2025年10月19日和20日,医学院红十字会志愿者在栖霞区红十字会徐桂芝会长的带领下,分别前往十四化建一村和南化新村,亲切慰问遗体捐献志愿者于兴刚先生、沈慧兰女士,以及洪佩珍奶奶和石风君奶奶。

当提及遗体捐赠的原因时,沈慧兰女士认为这是对医学研究一个贡献,同时沈慧兰奶奶的爱人去世后也选择捐献,她的爱人说“不怕死,不占用国家的土地”这体现了他们无私奉献的大爱和为国家事业奉献的延续,这不是告别,而是另一种生命存在的方式。同时沈奶奶也提到了她的孩子们对于她决定的支持,这种支持展现了家庭内部的爱与共识,传递对公益事业的信任与推动。

于兴刚爷爷则表达了对中医药的热爱,并鼓励医学生们在努力学习现代医学知识的同时,不要舍弃中医的宝贵智慧。他希望同学们脚踏实地,认真学习医学知识,遵循科学规律,同时可以辅以中医的针灸等知识,更好地服务患者。

在南化新村,志愿者们来到了洪佩珍奶奶和石风君奶奶家中。洪奶奶受到父母的影响,自己也希望为人类的医学事业做贡献,减轻社会土地和子女的负担,因而选择遗体捐献。石风君奶奶则讲述了她与丈夫共同决定捐献遗体的故事。为了减轻后代的负担,并能为国家和医学事业做出贡献,他们毅然做出了这个决定。石奶奶说,能让自己的遗体对社会有价值,是最重要的事情。

两位老人以坦然的姿态面对生死,他们超越常人的勇气令人敬佩。他们的身躯将化作医学进步的阶梯、生命教育的明灯。这份选择里,藏着对世界最纯粹的善意:不图铭记,不求回报,只愿用自己的微光,为陌生的生命多铺一段坦途。

此次慰问活动让志愿者们深受感动,他们表示将以这些志友为榜样,努力学习医学知识,提高专业技能,传承医者仁心,为祖国的医学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院红十字会将继续开展此类活动,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