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专题学习研讨会
发布时间: 2025-09-04 浏览次数: 10

202593日,人体解剖学教研室联合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在B8-210开展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标准专题学习会。会议紧扣学校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筹备工作部署,以《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以下简称《标准》)为核心,结合《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指南(2025版)》(以下简称《2025 版认证指南》)关键指标,聚焦课程与认证要求的衔接要点展开深度研讨,旨在将认证标准融入日常教学各环节,为学校临床医学专业高质量通过认证筑牢基础医学教学根基。

会议伊始,主任就《标准》的权威性与核心地位进行解读,强调解剖学作为临床医学专业“开篇基石”的课程价值——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后续生理学、病理学及临床诊断学等课程的学习效果,更是《2025版认证指南》中“强化标准,注重证据”原则在基础医学领域的重要体现。随后,教研室教学秘书范宇老师结合《2025版认证指南》附件1“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前期考察基本指标”与附件2-1“现场考察基本指标”,梳理了解剖学教学需重点关注的指标,明确了当前教学工作中需进一步优化的方向。

葛菲菲教授分析解读《标准》

在交流研讨环节,各位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思考。青年教师代表陈亚丽提出,可围绕《标准》中“临床导向”要求,在解剖实验课中增加“临床场景化案例”。常加松副教授聚焦“持续改进”原则,建议建立解剖学课程教学质量监测机制:定期收集学生课堂反馈、临床学院对学生基础能力的评价数据,动态调整教学内容与方法。针对《2025版认证指南》中“临床医学类专业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近三年首次通过率均值不低于70%”的指标,老师们一致认为需在教学中强化“执业医师考试考点融入”,通过课后习题精讲、模拟测试等方式,帮助学生提前适应考试要求。

此次专题学习会的召开,不仅让解剖学教研室全体教师进一步明确了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的核心要求,更推动了认证标准与基础医学教学的深度融合,为学校后续认证工作的有序推进提供了坚实的教学支撑。

(文:刘德康 审:葛菲菲)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党群工作 | 学科建设 | 招生就业 | 学生工作 | 人才培养 | 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 © 2016 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院 邮箱:smls@njucm.edu.cn 电话:025-85811382
地址:南京仙林大学城仙林大道138号 邮编:21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