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深耕教学建设,赋能教师发展 ——细胞学系2025年秋季学期系列教研活动纪实
发布时间: 2025-10-20 浏览次数: 10

新学期伊始,细胞学系以“提升教学质量、强化团队建设、推动创新实践”为核心目标,密集开展多场高质量教研活动,从新教师培养到课程创新,从师德建设到教学规范,全方位筑牢教学根基,为秋季学期教学工作开好局、起好步注入强劲动力。

以“新”为基:试讲+备课双驱动,助力新教师快速成长

829日,细胞学系首场教研活动在B8-409教室拉开帷幕。活动聚焦“新教师专业能力提升”,采用“试讲展示+集体研讨”的形式,张晓东老师以《细胞衰老和死亡》为主题进行试讲。课堂上,张老师凭借前沿的知识储备、清晰的逻辑架构,生动呈现了细胞生物学的核心内容;课后,全体13名教师围绕“知识目标精准度、教学重难点突破、案例导入吸引力、互动环节设计、时间分配合理性”五大维度展开深度研讨,既充分肯定了试讲的亮点,也提出了极具建设性的优化建议。

学系副主任徐建亚在总结中强调:“新教师是教学队伍的新鲜血液,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力量。本次集体备课不仅搭建了经验交流的平台,更让‘以研促教’的理念落地生根,为后续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创”为翼:动员双语申报+拥抱AI技术,推动课程创新升级

进入9月,细胞学系持续发力,在课程创新领域打出“组合拳”:

双语课程申报,拓宽教学视野:92-6日,系里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开展双语课程申报动员工作。系副主任徐建亚详细解读教务处《关于开展2025年度校级双语教学课程申报的通知》,鼓励教师结合细胞生物学学科特色,挖掘国际前沿教学资源,打造兼具专业性与国际化的双语课程,并明确912日为材料提交截止日期,确保申报工作高效推进。

AI赋能教学,探索智慧课堂:916日,B8-415办公室,一场围绕“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专题教研火热开展。活动中,姜泽群老师率先带领全体14名教师重温师德师风建设要求,强调“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育人初心;随后,徐建亚老师介绍医学细胞生物学在线课程建设进展,智慧树平台培训师现场演示平台操作,从AI赋能课程设计、虚拟仿真实验搭建到知识图谱构建,全方位解锁智慧教学新技能。教师们纷纷表示,将依托智慧树、雨课堂等平台,推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让AI技术真正服务于课堂,提升学生学习体验。

专题培训跟进,夯实创新能力:923-27日,系里组织教师在线参加省级“人工智能+课程建设”培训,系统学习AI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场景。培训内容紧扣教学需求,为教师们破解课程申报难点、探索教学创新路径提供了新思路,进一步提升了智慧课程建设能力。

以“严”为纲:自查+互查双保障,筑牢教学规范底线

教学规范是教学质量的生命线。9月以来,细胞学系以“从严、从细、从实”为原则,持续强化教学管理:

教学档案自查,夯实管理基础:923-27日,根据学校教学规范与审核评估要求,系里开展教学档案自查自纠工作,对课程材料、试卷、毕业论文等核心档案进行系统梳理,逐一排查漏洞、整改问题,确保档案齐全、管理规范。

本科教学检查,做好迎检准备:930-1011日,围绕学校《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秋季学期基层教学组织本科教学工作检查的通知》,徐建亚副主任详细解读检查指标体系,要求教师对照标准“逐项过、细致查”,做好自查与迎检准备。

试卷自评互查,严把考核质量:同期,系里组织学习新修订的《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并启动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必修考试课程试卷自评与互查工作。通过“个人自评+交叉互查”的方式,重点检查试卷命题规范性、评阅准确性、成绩分析完整性,进一步规范考核环节,提升教学督导实效。


新教师培养到课程创新,从师德建设到教学规范,细胞学系以系列教研活动为抓手,层层推进、久久为功,不仅展现了“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的团队风貌,更为新学期教学质量提升注入了强大动能。未来,细胞学系将持续深化教学改革,探索更多教学创新路径,为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贡献力量!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党群工作 | 学科建设 | 招生就业 | 学生工作 | 人才培养 | 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 © 2016 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院 邮箱:smls@njucm.edu.cn 电话:025-85811382
地址:南京仙林大学城仙林大道138号 邮编:210023